合作案例
合作案例 合作案例

【学术关注】创业生态系统视角的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分析

所属分类:合作案例    发布时间: 2024-06-02    作者:j9九游国际站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李晶(1982-),女,安徽合肥人,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业与创新管理、创业教育等领域的研究。

  创业环境是对创业过程起作用的一系列要素的集合。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区域创业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复杂系统,各主体之间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并且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进化能力。以往许多研究者从理论层面简要探讨了区域创业环境构成要素和形成过程,或用定量的方法制订区域创业环境的评价指标,再进行比较研究。

  从已有理论和研究成果来看,创业生态环境中包括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公共服务部门、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社会主体,这些主体协同作用,为区域创业系统服务,共同发展创业能力。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区域都具备这些创业主体,但为什么有的区域产生活跃的创业行为,而有的区域内部却缺乏创业活动、缺乏创新或者不能容忍冒险呢?某一区域环境内各主体是如何相互作用,区域创业环境如何形成,还是理论黑箱。而了解这一过程,无论对区域自身发展,还是对于各主体而言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方法,了解在一个区域的创业环境是如何形成的,受哪些关键因素影响。

  如果把区域创业环境视作一个创业生态系统,那么系统中的各生命体也需要一个资源供给机制来维持这一生态系统的运作,促进创业活动的形成,这些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金融资源、其他社会资源等。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各主体既是资源的提供者,也是其他资源的受益者。生态系统内部各主体间相互作用,为其他主体提供资源并获取自己所需资源。资源供给的充足程度对创业活动水平有直接影响。一个地区是否拥有创业所需的资源,似乎成为了创业环境形成的起点。从资源的视角来讨论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就需要分析区域创业资源是从哪里来的,资源是如何运用于创业,资源在各主体间是如何传导和产生价值增值。

  对于创业资源从哪里来这一问题,资源禀赋理论给出了直接的解释,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一些地区比另一些地区确实更加具有资源优势。研究表明,资源驱动型的创业主体更愿意向这些区域聚集,特别是传统的资源依赖型的企业。研究集群的理论者发现,当某一地区因资源禀赋出现了一些创业企业之后,另一些企业也会因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而集聚,不仅如此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也会聚焦在此共享资源,产生范围经济效应,并进而形成某一区域特定产业的创业企业集群。但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有这样的资源禀赋。制度经济理论认为,制度效率的改善将会刺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将增加人们的资源和能力。因而,政府对某一区域的政策将会影响该区域的资源获取,创业主体能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取创业资源,如土地资源、金融资源、较低税赋等。

  获取创业资源之后,创业主体就要选择是否进行创业。创业行为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创业投资报酬高于创业的机会成本。创业预期成功率是显性或潜在的创业者对之前创业行为及后果观察、预测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断,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与创业者创业行为的成功概率和投资报酬高度相关。

  命题1:区域创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的形成是一个由多个创业主体相互获取并传导资源的过程,由于各区域资源禀赋和传导机制的差异,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过程也存在差异。

  基于区域创业环境形成机理研究问题的特征,扎根理论的优越性,以及资料获得的考虑,本文将选用扎根理论这种质性研究方法来进行分析。

  本研究对案例研究的选取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存在时间较长、发展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的创业特征、资料可获得性。选出七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者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园区作为备选研究对象。根据案例选择标准,对备选的七个案例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苏州工业园符合案例选择的所有标准,在上海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100强产业园排行榜”中,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排名均在三甲。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的一手数据和从报刊、期刊、网络等收集到的二手数据。二手数据的来源包括:(1)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经济信息期刊文献总库、中国经济信息网数据库、EBSCO、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报道;(2)苏州工业园区、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官方网站,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搜索引擎提供的网络资料;(3)影响较大的综合性报纸和纸质专业期刊论文,行业报告等。通过多元化的案例信息源,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即时性。

  扎根理论方法一般流程就是在界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搜集文献资料,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转录编码,通过资料编码分析后构建理论。这里的编码是指,把资料进行分解、抽象、提炼,继而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可以看出编码是扎根理论最核心步骤。

  为了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现实材料,开放性编码需要对两个案例大量的现实资料进行逐字分析和逐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发现的隐含信息加以定义概念、发掘范畴、并对范畴进行命名,以确保现象到概念、概念到范畴的提炼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进行贴标签,即识别和定义现象。研究最终定义了162个现象的标签。

  按照扎根理论方法的程序,接下来将所贴出的现象标签聚焦成概念,再将概念抽象为用专业术语命名的相应概念。在这一过程中,162个标签概括成了68个概念,并进一步抽象成为40个范畴。

  与苏州工业园区案例类似的扎根分析过程,对中关村示范区案例进行贴标签工作后共得到156个现象的标签,对资料的现象定义之后,接着对标签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在这一过程中,对155个标签进行概括,最终形成71个概念,浓缩为41个范畴。

  在主轴编码过程中,需要将在开放式编码最终得到的40个范畴联系起来。将运用经典的“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模型来完成40个范畴间的联结,发展范畴,完成主轴编码。主轴编码阶段通过典范模型得到四个主范畴,分别是政府主导园区成立、外资企业集聚发展、共生集群、协同创业。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化,中新关系的健康发展,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创立提供了契机。中新合作建园的新模式,双方政府持股为园区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动力。新加坡的建园经验,体现在科学的园区规划上,体现在政府职能转变和理念突破上,也让苏州工业园的招商引资具有了外向型的特点。

  政府的大力支持,廉价的劳动力以及苏州宜人的地理位置,使得有实力的外资企业和大型国企在园区集聚,并带来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外资企业的集聚发展对园区基础设施、人才结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让产业链上的关联企业看到了商机,向这些大企业集聚,形成了共生集群。集群的作用并不能自发形成,也无法简单归结为经济外部性,而是通过主动的合作行动实现的。合作行动是实现集群效应、提升集体效率的关键。为了满足企业集聚提出的新要求,园区形成了一个较有规模的科技服务群体,包括金融机构、专业服务、创新创业孵化等等,为区域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此外,园区创新创业政策很丰富,很多政策具有前瞻性,执行也很到位,政府相关部门服务意识好。

  随着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的调整,现在最明显的特点是聚焦高新技术产业,注重长线投资,形成两大企业板块,一是外资企业,二是海归创业企业。由于区域内外企和海归创业众多,这两类企业都吸引了大量的高智力、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区内的独墅湖高教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聚焦了一批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了一个较为立体的高等教学和科研基地,形成了一个教学和研发都较活跃的生态体系。这些主体相互作用,形成了协同创业的生态系统。

  本研究用“政府主导外向型创业环境演进”来表示苏州工业园区创业环境形成演变过程。纵观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过程,可以从中总结出一条典型区域创业环境形成路径。

  经过开放式编码,最终得到了41个范畴。对资料的深入剖析,利用典范模型,得到四个主范畴,即机会型个体创业、政府主导园区成立、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创业生态系统。

  中关村示范区所在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大量科技人才集聚。改革开放之初,市场与制度的缺陷,使得科研成果与经济脱节,科技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均衡。这些因素促使追逐机会的科技人才进行创业,这也为中关村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导向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改革开放地深化、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演变成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继而形成在政府主导下有规划、大规模的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针对科技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完善法制和市场环境。中关村最重要的贡献是它孵化出了中国最重要的一些IT企业和支撑IT企业的人才。中关村示范区拥有具有行业引领和创新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如北大方正,联想、搜狐、新浪、百度、京东等。这些企业引导着所在行业的创新和成长,是产业生态群的节点,有很好的技术和人才溢出效应,促进着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所在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催化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发展对中关村示范区基础设施、创业服务环境和模式、人才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上文所述,中关村示范区拥有全国最优越的创业服务环境、创新的创业服务模式,塑造了“连续型创业”独特的创业文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需要跨学科、跨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和隐含经验知识的交流,不仅包括“经济网络”,更重要的还有“社会网络”。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关村示范区已经形成了诚信互动的文化氛围,不同学科、不同产业主体协新协作纵深发展,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创新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

  中关村示范区现已形成了多种不同形态的创业类型,包括同学同事组成团队创业、留学生等高端人才创业、科研技术人员独立创业、高校院所衍生企业、企业集团内部创业、大学生创业等。同时,涌现出多个富有成效的创业模式,主要有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围绕新兴领域创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模式、风险投资助推模式、政府支持助推模式,社会资本扩散模式等。中关村示范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的乐土,不同主体灵活有效互动初步形成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引领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方向。

  本研究用“机会主导科技型创业环境演进”来表示中关村示范区创业环境形成演变过程。回顾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历程,可以从中概括出一条典型区域创业环境形成路径。

  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和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案例分析,得到了“政府主导外向型创业环境演进”和“机会主导科技型创业环境演进”两种区域创业环境形成路径。深入比较这两种不同区域创业环境形成路径,可以更好地阐明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机理,并为相关政策建议提供参考。

  “政府主导外向型创业环境演进”顾名思义,政府在创业环境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区域创业环境形成的源动力。同时,在创业环境形成过程外向型经济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机理,“政府主导外向型创业环境演进”有以下三个特征:

  政府既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又在区域创业生态体系的构建中,起主导行为作用,将制度创新和服务的配套贯穿在区域创业环境形成过程中。无论是在战略管理研究的企业外部环境中,还是在创业环境研究中,政府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在园区建设之初,政府更多地考虑如何让企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政府的职能更多地体现在招商引资。随着园区的发展,政府将注意力的重心转移到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政府的职能也转变为协调各创业主体的关系、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

  如上文所述,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政府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的招商引资具有外向型的特点,占据了对外开放的先行优势,并在发展中保持和扩大了这一优势。截止到2018年底,苏州工园区累计进出口总额1035.7亿美元,累计世界500强企业92家,共投资项目130个,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有124个,实际利用外资303亿美元。有27家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位于园区内。这些反映了园区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的能力较强,有更多在全球价值链学习和创新的机会,从而带动区域内相关企业的成长。

  目前,园区高校和研发机构集聚有成、区域人才结构国际化和高智力化、科技服务体系初具规模、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丰富。已从早期的招商引资经济开发区,演变为以科技创新带动创业的技术开发区。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围绕技术与产品创新而开展的合作,主要涉及信息、技术、人员及其他资源的交互和流动,协同创新创业。这些主体相互作用,形成了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当系统内各主体相互协调、互相匹配,区域创业活动就能持续快速发展。

  “机会主导科技型创业环境演进”是指在创业机会在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企业是区域创业环境演进过程中关键主体。作为一种区域创业环境形成机理,“机会主导科技型创业环境演进”有以下三个特征:

  机会视角的创业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创业就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对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在经济处于持续不均衡和变化的状态下,创业者会把资源转化为他们认为更有价值的形式,即新的产品或服务、组织方式、生产方法、市场或材料。中关村地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特殊的市场和经济环境,产生了创业机会,驱使科技人才在此集聚创业。

  从中关村示范区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地看出,从“北京市新科技产业开发试验区”到“中关村科技园区”,再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府都是影响区域环境演进的重要主体。中关村科技园区正式成立之后,中央政府和北京市对中关村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策因素对中关村影响更加显著。表现为中关村基础建设投资巨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出现新的创业趋势,并形成以年轻技术管理骨干和回国留学人员为主体的第二或三代中关村企业家队伍。政府政策对中关村的影响还体现在塑造区域自主创新、连续创业的氛围上。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中关村示范区整体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逐渐成为创新创业人才、企业、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的区域。

  这里的创新不仅是指技术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创业服务模式和内容的创新等。从中关村区域环境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与技术型创业紧密相关,影响区域创业活跃度和绩效。“中关村指数2018”报告可以看出,创新引领能力持续增强、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双创生态更具活力、开放协同能力不断增加、国际一流宜居宜业环境加快构筑,影响了创业服务资源的聚集。创新带来的创业资源和创业网络,使得近几年中关村创新环境指数快速增长,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初步形成,持续驱动区域创业活动。

  比较两种创业环境形成路径,可以发现尽管两种形成路径存在差异,但有一些要素在两种路径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区域创业环境形成和发展的共同要素,包括:政府政策、高端人才、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孵化器、产业联盟)、创业服务支持体系、创业文化氛围等。

  政府的财政引导、税收优惠、人才政策、产业扶持、金融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影响了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创业政策本质上就是刺激创业,减少初创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无论是苏州工业园区还是中关村示范区都制定有成体系的人才政策,吸引高端人才集聚。人才在市场中发现机会,还需要掌握必要创业要素,才可能产生创业行为。创业服务平台和创业服务支持系统正是提供创业要素和给予创业辅助。某一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与创业文化氛围密不可分。Saxenian通过研究美国两个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硅谷和128公路后发现,两个地区创业活动的差异与文化和制度环境因素有关。

  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一般只是把企业集聚区域作为企业的经营地点,而新的集群概念是把企业集聚区域作为企业的互动地点,通过互动特别是知识的互动来实现创新。企业集聚不仅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更重要的是技术溢出而促进学习型经济。技术创新和创业的过程都是创业主体和要素参与的复杂过程,需要创业者、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主体发挥协同效应,使创业资源效益最大化,互动来自于基于信任的社会网络。

  在经济系统中,园区就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一样,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园区内的企业以某种关联形成集群,继而在集群内、集群间以及集群外形成资源、信息、知识的交流传递和动态演进。区域创业环境是由协同创业的创业者、创业资源、创业行为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将有助于实现创业资源的流动,区域创业环境的动态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促进技术资源由高校院所流向产业界;借助创业企业融资服务网络加速社会资本流向创业企业;建设和完善市场化的创业服务平台以促进创业要素的融合;加强统筹协调与多边合作并发挥新型社会组织的枢纽作用。

  “政府主导外向型创业环境演进”中区域创业环境形成的源动力是政府政策,而“机会主导科技型创业环境”演进中的源动力是创业机会。造成这样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关村具有的独特地理区位优势,聚集了创业所需的人才等资源,科技人才能够利用机会进行聚集创业,“电子一条街”与产业集群类似。苏州工业园区并不具备这样的资源,一开始就是政府政策的产物。从理论渊源和发展历史上看,产业园区的地理邻近和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集聚有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但动力来源不同。前者主要是外力驱动,而后者是内力驱动。

  “政府主导外向型创业环境演进”路径包括,政府主导园区成立、外资企业集聚发展、共生集群、协同创业四个阶段,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创业环境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实现其技术转移,这种技术转让行为对当地带来外部经济,即技术溢出效应。在苏州工业园区创业环境形成过程中,资源首先在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之间传导,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本地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了较为封闭的资源传导方式。随着园区的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集聚,政策引导资源在更多主体间传递。“机会主导科技型创业环境演进”路径包括,机会型个体创业、政府主导园区成立、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创业生态系统四个阶段,可以看出自主创新是中关村示范区创业环境形成的核心,政策引导资源在创新创业网络间传递,形成了较为开放的资源传导方式。根据三螺旋理论,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基于结构性的安排和制度性的设计等相互联系,进而交互作用并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从而实现三者之间资源最大化共享与信息充分沟通的目标。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和优化创新创业资源的关键。

  区域创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在开放系统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其他因素的综合反映又会反过来影响该因素,从而形成一种系统相向作用机制。以往对区域创业环境形成机理的质性研究并没有很好地阐明区域创业环境这一复杂开放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本文运用基于扎根理论,分析苏州工业园区和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个典型案例,形成动态地分析链条,得到了两条不同的区域创业环境形成路径,即“政府主导外向型创业环境演进”和“机会主导科技型创业环境演进”。两种区域创业环境形成路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创业环境形成的源动力不同;二是资源传导机制不同。但两种区域创业环境演进过程受一些共同要素的影响,如政策、创业资源、创业氛围等,而且都通过协同创业形成区域创业生态系统。

  研究结果证实,区域创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的形成是一个由多个创业主体相互获取并传导资源的过程,由于各区域资源禀赋和传导机制的差异,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过程也存在差异。创业认知、创业意愿、创业成功率和收益率互动作用形成区域创业环境的内在演化机制。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区域创业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复杂系统,各主体之间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并且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进化能力。创业是可以组织的活动,区域创业环境也是可以引导和塑造的。

  本文尽管运用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深入动态地分析了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机理,尝试对区域创业环境的纵向动态特征进行探究,但仍有一些研究问题有待深入。区域创业环境形成机理本身的复杂性,使本文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可能还不够全面。未来可以增加更多地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地分析和比较。为了进一步探索组织创业气氛的动态过程及其功效,采用纵向时序研究是也是后续努力的方向。未来可以采用跨期数据,用十年、二十年或更长时间的数据,以更科学的分析区域创业环境形成的动态过程。

  本篇文章原载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此处为文章摘要,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案例推荐 相关案例推荐